《喜歡的事,就要拿來當飯吃》心得三 – 策略性轉移的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
書中提到,「過著普通生活的人」跟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生活的人」,兩者使用金錢跟時間的態度大相逕庭。
因此列舉:人生觀、工作度、金錢、人際關係、家庭、情緒跟技能來解說,希望透過”策略性轉移”來幫助讀者釐清並達到做自己喜歡的事。
首先是人生觀:
「人生就是要享樂」跟「人生是場修行」?兩個不同的人生觀,會帶給你全然不同的人生。
P.S.這讓我想起「查某人菜籽命」與現在女性抬頭後漸漸不吃這套,可唯一不變的是,兩種生活其實都有不同困境跟難題。
而後,就用工作態度、金錢、人際關係、家庭跟技能去比較兩種人生觀帶來的不同影響跟生活。
其中,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心境跟情緒。
“如果情緒沒有取得平衡,應該很難做自己喜歡的事過活。”P.118
從另外一面想,當你安撫好了你的情緒,或許你會發現,你現在正在做的事,就是你喜歡的事啊!?
“因為生命能量的本質就是情緒。”P.121
而他也提到,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時,因為在意,反而會更有正反面的情緒出現。
“此時,要好好面對自己的情緒,將決定你的人生品質。”P.120
“當你對自已的不成材感到焦躁、沮喪時,請當作自己的才能還在沉睡中。”P.130
“恐懼的反面其實是雀躍。
國外旅行、換工作、獨立開業、結婚等,可能都是令人害怕的事情。但是從另一角度看,不也是令人雀躍的事?”P.132
所以為了不產生後悔,作者鼓勵大家現在就去做令你害怕的事吧!
可是也有個附帶條件,就是要理性分析它是賭博的行為,還是風險?
“當你在異常興奮狀態下想做點什麼,請注意,這不是冒險,而是賭博。
冒險時,頭腦是清醒的。請徹底掌握失敗的可能性,已取得最後的勝利。”P.135
自己想法:
其實在身為學生的閱讀初期,我會看類似像這種的勵志書;後期我就開始覺得說來說去都差不多,有些空泛。
而最近因為自己為了興趣或多賺些錢,想要接觸我完全沒接觸的事。
意外地知道這本書,發現他的幫助也就是一種文字的魅力:
在沒經歷時,會覺得屁話連篇;經歷當下,就會覺得句句箴言XD
其實就是幫助自己,整理邏輯,努力讓自己想清楚吧!
不能化為文字的邏輯跟思考都是空泛的!
另外,我的一位朋友也曾跟我說過:「世上的道理都是簡單直白的,是人,使他複雜、或想複雜了!」
而這就是個簡單的方式,安撫自己的焦躁,確立自己的想要。
↓ 每個人的吸收不同
若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
可能這個作者的方法也很適合你喔!!
點下方按鈕,透過讀冊買書、賣書、賺讀書金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