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跳脫對立、「偏見」與「比較」,享受屬於自己的人生

身為女性覺得應該看的一部電影XD可是也拖了很久. 才看完這部電影

直到有天, 有個朋友跟我提到:
網路上有一個論戰是,女主過的平凡幸福,卻得人格分裂,是女主自己的問題(疑!?)

也在同時間,因為我看了「情緒寄生」裡面提到作者跟先生間彼此難以忍受的點,才發現..

感受性,是很個人化的。
他無關乎事件的大小,在於個人的解讀

「情緒寄生」裡的事情是這樣的…

作者討厭老公的鋪克臉;老公討厭作者在家穿著邋遢。
對別人來說可能問題都不大,可是為什麼對他們而言,卻成了每個爭吵的起點?
因為老公的鋪克臉,讓作者想到了「父親的權威」;
而作者的邋遢,讓老公想起了不夠溫柔的母親。

「對彼此的主觀想法,就是關係的添加物,可能含有毒素」

而這種用自己的主觀想法,看待女主的經歷,認為女主「應該」自己知足,不也是社會輿論的毒素?

金智恩經歷了什麼,讓他產生人格分裂?

是從小看見為了提供兄長讀書,而放棄自己夢想的媽媽;
是從小看著爸爸對弟弟偏愛的失衡;
是爸爸對於自己被跟蹤時,卻責備自己要穿著保守的委屈...

每個小小的點,體現的都是整體社會的社會價值跟氛圍看似微不足道,
卻令人窒息…

如何解救自己?

敢於出聲,讓大家了解自己的傲慢,而非理所當然

有的人也認為,這個作品,意在挑起性別戰爭。
是不是,真的如此嚴重?將一個議題提出討論,就成了戰爭?或者,當人們不敢討論、不願討論時,戰爭就一直存在著?

在片尾,金智英勇敢的站出來替自己質問路人,成了理解跟溝通的起點。

金智英: 你是誰? 你認識我嗎? 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嗎? 為什麼要叫我媽蟲,就只因為你看到我帶著一個小孩來買咖啡,這樣的一面之緣你就能判斷我是媽蟲?

From 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的對白

我很喜歡電影的第二點-
跳脫對立,才能更理性

電影常常因為時間有限,為抓主軸,而需要聚焦在他想表述的事情上。

或許這部片聚焦在女性的困境,也不代表男性沒有屬於自己的處境。故事本來就是拿來幫助人們了解各式各樣的人可能面臨的狀況,來提醒我們其實忽略不代表不存在。

另外,激發我真的看這部電影的第二個動力,是因為有個剛結婚的男性友人跟我說: 網路有些罵名認為故意引起性別戰爭。可是他身為一名剛娶妻的男性,他透過這部戲更能理解女性可能的處境。而且也很多人還沒看,會以為金智英的老公是不是導致金智英壓抑的兇手?可是其實她老公真的很為智英著想(孔劉~~<3)!!

也讓我發現了人們的思維,似乎總喜歡找出一個壞人
若沒有,就想像出一個壞人

可是世界非得對立,才能成立嗎?

當我們放下對於「對立」的執著,我們反而能跟這位友人學習─透過看故事長知識的角度,幫助我們理解這個世界、也從而提升兩性間的關係,反而更能為我們的人生,帶來更多正向的幫助!

最後

「喜歡那些電影教我的事」說: 傷痛不應該拿來比較一旦「比較」。
哪怕是被害者的角色,我們就會「想要」比別人更慘XD

這是一部平舖直述,卻讓我各種大哭的電影可能自己本來就愛哭,也可能身為女性看見了自己可能也遇到的未來XD


希望大家放下「偏見」、「比較」跟「對立」,
享受這部電影、享受屬於自己的人生 !

說說你的想法吧!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