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在28歲即將逝去的這一刻

其實可以忽略的前言
年齡,在人生的時間軸裡其實是個假議題。但總是那麼的吸睛。
吸睛,來源於大家對於青春消逝的恐懼,與同儕有所成的焦慮。 好似,什麼年齡就該做做怎樣是事情。於是紛紛在年齡的警鐘敲響時,急於打開google搜尋那些同齡的人有了那些成就、有了那些體悟;好去見證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,只增加了多少的自卑。
可能總是過於未雨綢繆。我想: 為了讓自己的30不後悔,我該提早準備。於是便有了這篇寫在28歲這一年。這個分界,好像剛剛好似的,相較於25的初出社會懵懂無知,多了些閱歷;相較30,又多了2年的光陰能夠補救些什麼。
真正的勇敢做自己,是這樣的金句跟邏輯
而在28歲的現今,我找到了一句充滿無比力量的至理名言。我不確定是曾在那裡聽過所以成了種子埋在心裡,隨著時間灌溉長成大樹,滋養著我的每天。
又或,自己真的有了足夠的database,為自己寫下自己的金句。
面對恐懼,才能克服恐懼。
同理,運用在各個面向,並加以延伸。
但生活總是一團糟似的,深怕有哪些疏漏。
為了安全感,決定將各個分門別類,一一清點。
勉強算擁有屬於自己的原則與系統吧?
關於與他人的關係
-我可以選擇說與不說;你可以選擇聽與不聽
-100個雞湯比不上實際的幫助一個人
-探一探水深,不代表就想下水。留給他人自我決定的空間
-不去理那些只在乎表現,而不在乎WHY的人
關於事業
-每個努力背後,都有一股憤怒。
-大家是喜歡被服務的。別管什麼交情不交情,只管對方的需求滿足了沒?
-些微瑕疵不影響你往夢想前進
-格局來 就甘願
關於想奉獻社會
-在能量高的時候,散播給能量低的人
關於自己
-那怕膚淺的願望,只要了解自己的渴望就是贏家
-有憤怒不可恥,因為憤怒而前進也不可恥。
有渴望也不可恥。要做不做,還責怪他人才可恥
關於生活
-沒有平衡,只有極致
關於健康
-身體不是理所當然自己的,要時保感恩,有意識的供奉餵養
-身體很誠實,聽身體的話
關於往後自己想遵行的金科玉律
-目標之目的並非為了達成,而是變為能達成任何目標的那種人。
-做一個少年:保持好奇、並自己解決好奇